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MB1647041/2023-00242
  • 发文字号:〔〕号
  • 公文种类: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   【字体:

新卫中医药发〔20231


各地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保障局、新疆军区各有关卫生管理部门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文化和旅游厅、医保局、药监局、新疆军区保障部卫生处联合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财政厅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新疆军区保障部卫生处

                   202329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十三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各地(州、市)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求,加大基层中医药工作力度,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中医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底,全区87.0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66%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65.4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2.1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为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提升自治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总结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基础上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着力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公平性,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

2025年,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人员配备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较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提供中医药保障。

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基层中医药实现五个全覆盖

——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医院、门诊部、诊所)基本实现全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对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

——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基本实现全覆盖,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基层中医药人才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5%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基层中医药健康宣教实现全覆盖,所有县级区域依托县级医院设置中医健康宣教基地,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

1.发挥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带动作用继续推动政府举办县级中医医院的建设,常住人口5万人以上的奎屯市、霍尔果斯市、额敏县、裕民县、布尔津县、富蕴县、青河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尉犁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硕县、柯坪县、乌恰县等13县(市)推动政府举办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常住人口5万人以下的吉木乃县、阿拉山口市、伊吾县、若羌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阿合奇县等6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科,实现政府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有效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和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围绕脱贫地区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建设,改善业务用房条件,更新换代医疗设备;支持县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提升县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设施配置,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煎药室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等国家标准,鼓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妇科、中医儿科。

2.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条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综合服务能力2022年底,基本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2025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符合标准中医馆的基础上,对1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开展服务内涵建设,重点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中医药技术服务提供和中医设备配备创建基层旗舰中医馆。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条件,2025年,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开展中医阁建设,打造区域相对独立、中医服务更加丰富的中医药服务场所。

3.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鼓励社会力量在县域举办中医类别医疗机构,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护理院(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以中医特色为主的医养结合机构,鼓励中医医院举办互联网医院,支持名老中医举办诊所,支持企业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保证社会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二)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建设

4.扩大基层中医药人才有效供给。持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继续实施中医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为基层免费、定向、带编培养一批留得下、用得上的中医人才十四五期间,招录450-500名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录200-250名中医专业自治区农牧区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支持600700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开展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支持400500名中医医师开展中医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每个中医馆培训1-2名骨干人才。开展基层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养和培训,鼓励西学中人员开展中医药服务,用5年左右时间力争人员培训全覆盖,培训一批能中会西的基层医生。对现有基层中医药人员通过岗位培训、外出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提高岗位技能和服务能力,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药服务。持续开展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到2025年,为每个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1-2个传承工作室,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到基层执业服务,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单位定期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诊疗、带教工作,重点指导乡、村两级中医药业务。

5.畅通基层中医药人才使用途径。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配置和岗位标准,优化基层中医药人才招聘、使用机制,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吸引一批中医药人才服务基层。畅通基层中医药人才流动途径,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县域内中医药人才流动机制。实施基层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培养一批能看病、看好病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6-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5%,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鼓励中医临床人才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6.改善基层中医药人员发展环境。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岗位吸引力。落实两个允许,建立有利于中医药服务供给提升的绩效分配机制,激发中医药人员提供中医药服务动力。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聘用卫生技术人员应包括一定比例基层中医药人员。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经中医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取得中级职称后可直接聘任。

  (三)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

7.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建设。完善自治区级中医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设置,提升原县级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能力,建成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自治区、县两级中心应具备符合规范要求的师资、设施、设备,设置有符合标准的适宜技术示教和实训场地,具备远程培训示教能力。全面完善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机制,各中心要落实适宜技术推广责任制,按要求配置适宜技术推广人员,负责县域、乡镇、村级卫生机构适宜技术推广,做到人员相对固定。到2025年,原则上所有县域均应设置符合标准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

8.加大适宜技术推广力度和考核力度。自治区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推广106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每个县培训至少15名县级师资,每人掌握8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心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各县依托县级中心5年内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4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开展4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医养结合机构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建立中心考核和管理制度,完善中心设置、管理和考核标准;中医药行业学会协会应主动参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完善相关专业学术组织,提升中医药适宜技术学术水平。

  (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9.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即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临床薄弱专科、医技科室建设,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提升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县级中医医院设置符合规范的发热门诊,具备规范的预检分诊能力。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基层指导科建设,负责全县中医药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进中西医协同诊疗服务,提升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和专科诊疗能力。到2025年,全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10.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饮片、中医非药物疗法诊疗能力,扩大中医药服务规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在十四五期间稳步提升。

11.发展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和中医康复服务。加强县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治未病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提供未病服务在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技术,发展适用于基层、社区的小型化、专业化的中医康复设备和康复适宜技术,扩大康复教育、辅具指导、居家康复训练指导的覆盖面。加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与康复科建设,提高中医康复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到2025年,60%的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80%的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鼓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康复诊室和康复治疗区。

12.完善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技术规范培训和指导,围绕儿童、老人、慢病管理等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扩大目标人群覆盖面。加强签约团队中医药人员配置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制定推广适宜的中医药签约服务包,提高中医药签约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签约服务。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强化医防融合,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到2025年,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5%85%

13.切实做好中医药对口帮扶工作。继续做好十四五期间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县级中医医院工作按照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函〔2021262要求,每家支援医院派驻至少3人帮扶受援医院,连续驻点帮扶时间不少于6个月,继续通过采取驻点帮扶、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学科建设、合作管理远程诊疗等方式,加强脱贫地区政府举办的中医医院能力建设,提高受援单位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加强基层中医药管理能力

14.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管理和质量监管。推进县级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规范设置,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应当有院领导相对固定分管中医药工作,督促中医药政策措施的落实,并在医疗管理部门中明确责任人员,负责中医药各方面管理。加强中药、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等药品质量管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管理能力。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管,完善有关规章制度,重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合理用药、落实核心制度等进行监督检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15.加快基层中医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落实《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和《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信息化水平,推进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支撑县级中医医院、基层中医馆、村卫生室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支持,丰富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服务种类,扩大平台涵盖范围。鼓励三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互联网医共体,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药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2025年,所有中医馆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内信息互通和管理信息共享。

  (六)深化基层中医药健康宣教和文化建设

16.广泛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所有县级区域依托县级医院设置中医健康宣教基地,将中医药科普知识和《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作为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加以推广。充分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式,扩大中医药优质科普内容的覆盖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居委会、乡村群众活动场所等,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鼓励支持优秀中医药科普图书、展览、新媒体产品等的创作。推动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电子屏、海报、宣传栏等经常性展示科普内容,开展健康讲座等科普活动。加强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建设,鼓励中医药医务人员、科研人员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服务。

  (七)稳步推进基层中医药改革

17.做好中医医院牵头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落实国家医改政策要求,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区)地区,政府举办的县级中医医院全部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在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其他地区,鼓励政府举办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覆盖人口原则上不低于县域人口的30%。建立医共体内中医药服务标准、服务质量评价和督查标准,推进不同医共体内中医药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比重持续提升。探索符合县域特点、有利于中医药优势发挥的总额付费和补偿机制,引导医共体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方式转变。

18.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区)建设。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区)。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的通知》要求,衔接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区)建设工作与原开展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工作,对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建设标准》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标准》,鼓励各地积极开展自查自评和查漏补缺,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通过创建一批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我区基层中医药工作实现新发展。

19.加大医保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中医药质量和治疗优势的评价体系,发布权威评价结果,为落实相关支持政策提供技术依据。建立符合基层中医药诊疗特点的医保支付模式。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通过对部分慢性病病种等实行按人头付费、完善相关技术规范等方式,鼓励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积极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提升工程行动计划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要举措,各级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卫生健康、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医疗保障新疆军区各有关卫生管理部门,将其作为重要任务纳入本部门工作总体安排,要定期听取提升工程行动计划推进落实情况,加强对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研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提升工程行动计划考核评价指标加强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

(二)明确责任分工

在各级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各地(州、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实施。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把提升工程行动计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细抓实抓好,指定专门的科室和人员负责工作任务的落实和组织协调工作,对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人。加强对实施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将提升工程行动计划纳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项管理评价指标,统筹规划、医改、基层卫生、医政、妇幼健康、应急、宣传等领域,抓好中医药建设任务的落实。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提升工程行动计划纳入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将中医医院基础建设、环境改造、重大业务建设纳入项目支持范围给与重点支持。

——教育部门负责支持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围绕提升工程行动计划明确的重点任务和国家实施的建设项目,合理安排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落实职称评聘、人才招聘、薪酬待遇的政策。

——文化和旅游部门要鼓励支持中医药文化作品和产品制作、中医药文化基地建设、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提升中医药传统文化自信和影响力。

——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监督管理、优化完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使用的政策措施,保证中药质量,确保用药安全。

——医疗保障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制定和推广适合中医特点的支付政策,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等。

提升工程行动计划纳入地方各级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绩效考核目标,实行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制,对各地提升工程行动计划落实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对部门责任分工分别负责军队系统实施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相关任务由新疆军区保障部卫生组织实施。

  (三)强化考核督查

地(州、市)要将提升工程行动计划纳入本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医改重点任务,将其重点指标纳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地(州、市)要围绕提升工程行动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及考核评价指标进行对账盘点加强督促检查5年内自治区督查覆盖辖区内所有的地(州、市)和60%的县(市、区),地(州、市)级督查覆盖辖区内所有的县(市、区)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军队系统督查工作由新疆军区保障部卫生组织实施。

(四)强化宣传引导

加强提升工程行动计划的正面宣传和典型宣传增强社会对中医药工作的普遍认知大力宣传中医药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改革发展成效动员各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附件: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考核评价指标

附件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行动计划考核评价指标

序号

分 类

指标内容

1

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

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2

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3

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4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6

所有县级区域依托县级医院设置中医健康宣教基地。

7

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县级中医医院均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8

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

9

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

10

80%的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

11

60%的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

12

各县(市、区)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5%和85%。

13

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6-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1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达到25%以上。

15

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

16

80%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17

基层中医药管理能力建设

所有中医馆全部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内信息互通和管理信息共享。

18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政府举办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覆盖人口原则上不低于县域人口的30%。

备注:除特别说明外,完成指标要求的截止时间均为2025


附件下载:
Baidu
map